Brightfield

亮场,光田,亮堂堂,光烔烔!

Wednesday, July 26, 2006

B. 钻石为什么这么贵?



B. 钻石为什么这么贵?

钻石与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一起并称为四大珍贵宝石,并因其特有的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质,被誉为“宝石之王”。它的英文“Diamond”,源自希腊语“adamant”,意为“坚不可摧”。通常,人们习惯于称已切磨的宝石级金刚石为钻石。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钻石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的青睐,成为人们表达爱情的信物,并作为四月份的生辰石,象征着“坚韧”、“永恒”和“纯洁无瑕”。

那钻石为什么这么贵呢?一是钻石稀有、找矿和开采困难,二是钻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非常稳定,能够永久保存,具有一些其他宝石不可比拟的优点,三是加工较困难, 四是爱情文化的宣传,五是供求关系的人为控制。

有多稀有?

钻石来自地球上地幔,在1050~1250℃的高温及45-60千帕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于地下约150~200千米处。深埋在地球深处的钻石,只有当地壳发生深断裂时,才能被位于更深部的岩浆通过火山喷发过程携带到地表,产于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筒中。钻石形成的年代久远,根据科学家对钻石内部同生包裹体同位素年代的测定,发现最年轻的钻石的形成时代距今也有9.9亿年,而最古老的钻石的形成年代距今已超过33亿年。
尽管早在公元前800年,钻石就在印度被首次发现,但其产出一直十分稀少,仅局限在少数国家和地区。而且,在自然界中,开采产出的大部分金刚石都达不到宝石级要求,优质的钻石十分稀少。目前,世界上共有27个国家有商业性的钻石产出,总储量大约为19亿克拉(1克拉=0.2克);其中,49%的钻石产在非洲,主产地集中在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南非、纳米比亚、刚果(布)、民主刚果等国家。从产出的金刚石数量上看,澳大利亚居世界首位,但达到宝石级的仅有5%左右。宝石级金刚石的主要产出国为博茨瓦纳,它是世界上钻石第一大产出国,占总产量的19%。

开采有多困难?

钻石的找矿和勘探工作十分艰苦,常人难以想像。例如,博茨瓦纳的钻石,是由英国德比尔斯(DeBeers)公司的地质学家经过12年的勘探,才于1967年发现的。1991年,加拿大在其东北部靠近北极圈附近地区发现金刚石矿,但由于该地区气候寒冷,开采一直十分困难,直到7年后才开始有工业级的金刚石采出。而且在钻石开采过程中,钻进、爆破、采运也都困难重重。南非金伯利区矿山一年生产总产量为188.68千克的钻石,需要处理420万吨的矿石,钻石与矿石的开采比例高达l:2300~平均大约每250吨金伯利岩矿石才能开采出1克拉钻石。可见,找寻和开采钻石的过程极其复杂,钻石得来实属不易,其稀有珍贵之处,不言而喻。

有多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钻石晶莹剔透,具有特征的金刚光泽——自然界透明矿物中最强的光泽,而且色散强,高于任何天然的无色透明宝石。因此,经过工匠精心切割和打磨后,在切割标准的钻石表面,可见到漂亮的“火彩”。强烈夺目的光泽和绚丽的“火彩”使钻石光芒四射,熠熠生辉。
钻石颜色多样,一般分为无色一浅黄色和彩色两个系列。无色一浅黄色系列的钻石颜色为:无色至浅黄。浅褐,彩色系列钻石的颜色一般为深黄、褐、灰及由浅至深的蓝、绿、橙黄、粉红、红、紫红,偶见黑色。目前,市场上的钻石大多数都是无色一浅黄色系列的钻石。
自然界中产出的大多数彩色钻石颜色发暗,色彩艳丽的彩色钻石极为罕见,价格也高于无色一浅黄色系列的钻石。钻石绚丽多姿的色彩从何而来呢?
一是由于钻石中含有少量杂质。当N(氮)、B(硼)和H(氢)原子进入钻石的晶体结构中,便会形成各种色心,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另一种是因晶体塑性变形而产生位错,缺陷,对某些光能的吸收使钻石呈现不同的颜色。通常,黄一棕黄色钻石的颜色是由于N原子代替C(碳)原子而产生的。蓝色钻石是因为含有微量B而引起的,少数含H杂质的钻石也呈蓝色,蓝色钻石在自然界非常稀有,极其罕见。粉红色钻石和褐色钻石,是在高温和各向异性压力的作用下,钻石发生晶格变形而产生的。相比之下,粉红色钻石更为罕见,因而极其昂贵。绿色和蓝绿色钻石通常是由于钻石在自然界长期遭受天然辐射而形成的。若辐照时间足够长或辐照剂量足够大,可使钻石变成深绿色甚至黑色。此外,钻石在紫外灯、X射线或阳光下能发出不同颜色和不同强度的荧光。特别是蓝色荧光,更突显了钻石的美丽色彩。钻石的化学成分与石墨一样,均为碳元素,但两者却有本质区别。由于碳原子在这两种物质中的排列方式不同,使得钻石坚硬无比,其摩氏硬度为10(摩氏硬度是指宝石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在宝石中是最大的。因此,钻石能够抵抗任何物质的刻划而毫发无损。而石墨呢?即使是指甲盖也能将它划动。但值得注意的是,钻石有很大的脆性,很容易因外力敲击而损坏,如一个钢锉的敲击就可能导致钻石破裂,因此佩戴时要格外小心。
钻石还具有非常稳定的化学性质,强酸强碱下无任何变化。值得一提的是,钻石具有亲油性和疏水性,当钻石与油接触时,表面会被油污覆盖而失去它应有的光辉。所以,在洗碗时,最好不要佩戴钻石戒指。

加工工艺的难度

钻石切割抛磨究竟源于何时何地?现在已很难考究。而钻石的加工技术,从纯手工到机械化、自动化,则经过了千百年的变迁。佛经教典中称钻石为“金刚不坏”,意指任何物质都破坏不了它。也正因为钻石是世界上最硬的物质,要想将金刚石加工成闪闪发光的钻石,曾遇到很大的困难,因为人们找不到一种合适的材料来研磨和抛光钻石。
在技术落后的古代,由于无法加工钻石,人们只好用没有琢磨的金刚石八面体的原石作为装饰品。直到公元1454年,荷兰人发现同一粒金刚石各个方向存在着硬度上的差异,因此可以用金刚石来琢磨金刚石,这才解决了钻石加工的难题。但当时的加工水平相当低下,1558~1603年间,英国女王所用的戒指.都是八面体的钻石简单打磨而成的。早期的钻石加工中心在印度,全盛时期,印度钻石打磨工人曾达到6万人之多,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18世纪。到了1919年,美籍波兰人马歇尔·托尔可夫斯基(Marcel Tolkowsky)改进了钻石打磨工艺。他根据钻石折光系数等精确计算,发明了58个面的“圆钻型”钻石切割工艺,令钻石在上方看来最为生辉,一直流行至今。
钻石的加工一般要经过划线标记、分割、成型和抛磨四个步骤,每一个步骤对钻石最终的出成率都有影响。圆钻形的成品率一般在46%左右,也就是说,将金刚石加工为钻石的过程中,大部分的金刚石在加工过程中被浪费掉了,而其他切割形状的钻石,在加工过程中损耗率会更高。
爱情文化的历史和宣传历经亿年沧桑的沉积与磨炼,加上切磨后闪烁着的璀璨光辉,使美丽的钻石成为纪念和见证爱情的惟一传情使者,是爱情永恒、纯洁、忠实和坚贞的独特象征。在古代,钻石是男人的专利品。13世纪的法国,皇帝圣路易斯曾禁止妇女佩戴钻石饰物,他认为只有圣母玛利亚才能享此殊荣。到了15世纪中叶,这条规定被一个叫雅丽丝的平民女子打破。因为法国国王查理七世为她的美丽而倾倒,特赠予她一颗钻石,并容许她在公共场合佩戴。从此,男人便不再独享钻石了。而钻戒作为爱情的信物始于1-5世纪的奥地利。1477年,奥地利的马克西米连一世在与法国玛丽公主定亲时,将一枚镶有钻石的指环戴在公主的手上。由此,诞生了历史上第一枚结婚钻戒。钻戒一般佩戴在左手无名指上,相传左手无名指与进入心脏的爱情脉搏相连,具有无与伦比的神力,能为相爱的人带来好运。欧洲人坚信爱神丘比特的神箭之箭尖由钻石做成,具有无坚不摧,征服高傲之心的力量。于是,赠予钻石戒指就成为一种表达爱的方式,钻戒也成为情侣们忠贞爱情的至高信物。
因为钻石的稀有和珍贵,最初钻戒仅在贵族血统的青年男女订婚时使用。直至19世纪初,在南非发现了储藏量丰富的钻石矿之后,平民女性也能在婚礼上感受到佩戴钻石的喜悦和幸福了。

供求关系的人为控制

当今世界要人为地控制供求关系是一桩很难的事。但在稀少的天然资源买卖上有很多垄断的色彩。如世界石油组织(OPEC)对石油产出的控制,和德比尔斯( De Beers)公司对钻石的垄断。
历史上曾有过多次钻石价格大起大落的经历,后来德比尔斯公司一统江湖, 控制了大部分钻石矿山资源,成立了负责钻石销售的中央统售机构(CTO). 中央统售机构采用独特的行销管道,诸如看货采用邀请方色只让指定圈内人(看货人,Sighter)参加,维护钻石价格的稳定。所以,不要指望钻石大降价。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