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ghtfield

亮场,光田,亮堂堂,光烔烔!

Thursday, October 26, 2006

钻石的垄断和机会

钻石的垄断和机会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钻石市场中,戴比尔斯(De Beers)为全球最大的钻石开采和销售企业,曾经一度控制着全球90%的钻坯市场。

“垄断是暴利的唯一源泉”。高度垄断给戴比尔斯带来的是对于全球钻石价格的实际操控能力,当然还有丰厚的利润。 自1888年创立以来,戴比尔斯就是全球最大的钻石开采和销售企业,在不断并购新的钻矿的同时,戴比尔斯的另外一个策略就是购买任何市场上可以买得到的钻坯——即被开采出来尚未经过打磨的钻石。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全球90%左右的钻坯还都是由戴比尔斯下属的中央销售组织(CSO)所销售。 每当出现一些小公司企图跳开中央销售组织,出售自己开采的钻坯,戴比尔斯就会要求中央统售机构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储备,人为造成钻石价格下跌,直至对方无力承受而被迫屈服。

上世纪80年代后,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不断发现新的钻矿,这些钻矿无论从规模还是出货量都毫不逊于戴比尔斯现有的钻矿,帝国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 于是,戴比尔斯从90%的市场份额到80%,再到60%,依照传统“水库”式的方法已经难以维持戴比尔斯的垄断地位。戴比尔斯寻求新的定位。长期以来,他们一直是作为唯一的钻坯供应商出现在市场上,现在,他们希望自己成为最佳供应商。

戴比尔斯的革命带动了这个奢侈品行业的重大变革。垄断的破除给新的进入者更多的机会。而戴比尔斯做出的对行业的维护和推广姿态,正把钻石变成普通人的必需品,这时候切入市场的零售商是最好的时机。

钻石矿产贫乏但不很稀有,不断有新的钻石矿床被发现。而对于急剧膨胀的中国钻石消费市场来说,谁能积极参与钻石矿的开发,谁的利润将会最大。

另外,人工合成钻石技术近年来已有较大突破,今后数年内可能会有更大突破。明年起GIA将对合成钻石进行分级服务可能诱使行业仿效。虽然大多数消费者还认为合成的就是假的, 但合成的仍可卖个好价钱? 生产珠宝用的合成钻石有钱赌?

还有,彩色钻石在中国将是一个热点。新富权贵及送礼文化将是卖点。综合文化,迷信,经济,消费等诸因素, 今年,明年钻石在中国是好年,长期更看好。

Tuesday, October 24, 2006

秋美日光


秋天,多彩的季节
忙碌多于彷徨
温情胜于忧伤
万事,自然的流畅。

Tuesday, October 17, 2006

H. 世界名钻故事(ZT)





H. 世界名钻故事

自古以来,钻石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梦,一种理想和一种形象。 然而由于钻石源自不同的区域、时代和文化背景,它对每一个人 来说又有某种特定的含义。钻石对某些人来讲代表权力、富贵、 地位、成就和安祥,而对某些人来却是爱情、永 恒、纯洁和忠实、勇敢、坚贞的象征。这些不同的形象交织着 宗教神话、古老的科学臆测、淘钻者的传说及商人的杜撰等等。虽然错综复杂,但却不抵触。这些形象都是为热爱钻石,不惜为之争斗,甚至为之死亡的人塑造的。在历史上,钻石的璀璨及光芒,曾照亮情人的眼睛,变成杀人的利刃;它曾是征服者的火炬,是下台暴君的惨淡的烛台。

从人类历史上出现钻石至今,世界名钻不止百颗,上表是世界上重量在50克拉以上的名钻资料,希望钻石重量虽然只有45.52克拉,但由于它的历史像迷雾一般,充满着奇特和悲惨的经历,过去它所有的主人都遭遇了不幸,故特列出来。

世界名钻资料一览表






1) "高贵无比"钻石
1893年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在南非奥兰治自由邦的亚赫斯丰恒钻石矿上,一个当地受雇的黑人矿工像往日一样大铲大铲地往车上装砾石,突然脚下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映入他们眼帘。这石头一面平一面圆,形似一只五、六厘米长的小面包,他弯腰将之拾起,石头沉甸甸的。他细目端视,石头光滑透明,是蓝白色,光泽极佳,凭经验,他判定这极可能是颗了不起的大钻石,便将这无价之宝仔细藏好。他瞒过工头,设法面见了矿山经理本人,并亲手递交了宝贝,作为报酬,他除领到了一笔巨款外,还从经理那里得到一匹马和一套马具。

这确是一颗不同寻常的钻石。重量995.20克,质量绝好,在日炽光下,完全显示白色,而在日光下,由于轻微的黄光作用,略显淡蓝色。这颗钻石获得了"高贵无比"的美名。

1903年,一个名叫亨利•考的宝石商,将"高贵无比"琢磨成6颗梨形状钻石,5颗卵形钻石和11颗小的圆形钻石。

2) "卡蒂埃•伯顿•泰勒"钻石
1966年,在南非的"普列米尔"矿山发现了一颗重240.80克拉的优等钻石原石,总是在伺机获取上等宝石的美国宝石商哈里•温斯顿买到它,并让人琢磨成一枚杏仁一般大小、重69.42克拉的梨型饰钻。次年, 他将钻石卖给美国女富翁哈里特•艾姆斯夫人。两年后,这位夫人又将钻石拿到纽约的苏思比•帕克•伯内特拍卖行出售。

报界立即对此进行了报道,使哈里特•艾姆斯夫人的钻石为众人所注目。当时,正在为自己的妻子伊丽莎白•泰勒(美国著名女影星)寻觅一颗上等钻石的理查德•伯顿对这颗梨形饰钻发生了兴趣。一段时间以来,为购买钻石,伯顿花费了不少钱,此前不久,他还曾买到一颗原属德国重工业之王克鲁普家族所有的重33.14 克拉的饰钻。

哈里特•艾姆斯夫人的钻石的引人之处在于它是一块无名钻,买主有权以自己的名字命之,使自己的名字载入宝石史册。据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奥娜西斯亦有意购买那颗钻石。

拍卖的那天,令摄影师们大为失望的是,女影星泰勒并未到场。钻石以105 万美元的奇昂价格拍卖给了纽约的卡蒂埃珠宝店。该店将钻石命名为"卡蒂埃"。有人私下议论,温斯顿通过一位经纪人抬高了拍卖的最高价格,以使和哈里特•艾姆斯夫人分享好处。几天之后,"卡蒂埃"商店又将钻石卖给了理查德•伯顿象征性地只多收了5万美元。当时,卡蒂埃商店提出了一项附加条件, 即要让钻石在纽约和芝加哥的卡蒂埃商店橱窗里公开展览一段时间,这是一项很聪明的自我宣传方法。

由于新闻宣传的结果,卡蒂埃商店的橱窗前,每天参观"伊丽萨白•泰勒钻石"的人络绎不绝。钻石照片见于世界各国的报刊上。这一招使卡蒂埃商店获益极大。
过了不多久,"卡蒂埃"钻石便更名为"伯顿•泰勒"钻石。为此事,珠宝商和其买主之间还曾发生过一次小小的争执。最后的解决办法可能是,将钻石的名定为"卡蒂埃•伯顿•泰勒"。
  1978年,新国界报道说,伊丽莎白•泰勒已将钻石出售,甚而指出,她已将得到的钱部分用于在博茨瓦纳修建一家医院。据说,买走钻石的是纽约珠宝商亨利•朗贝尔,他付出的价格是300万美元。新闻界还有消息说,1984年, 朗贝尔又将钻石卖给了沙特阿拉伯的一位酋长。

3) "麦克莱恩"钻石
这是一颗来自印度的钻石,重31.26克拉,呈四方体形,颜色及纯度均极佳。 这颗钻石曾属于美国的女亿万富翁伊瓦琳•麦克莱恩所有( 她还拥有过"霍普"钻石和一粒重94.80克拉,被称为"东方之星"的梨形钻石)。这位老富婆死前两年,即1949年,美国大珠宝商哈里•温斯顿买走了她的全部首饰珍藏。温斯顿后来将"麦克莱恩"钻石卖给了温莎公爵,这位公爵当时急着买一颗名钻献给公爵夫人。

钻石被镶嵌在一枚白金首饰上。温莎公爵夫人死后,根据她的意愿,其所有的首饰拍卖后所得的款项要用于资助巴斯德研究所。苏思比拍卖行于1987年4 月在日内瓦组织了拍卖活动, 耗用的金钱, 数量之大令人难以想象。 商品目录印刷了15000份亦不够分发,又行再印,这份商品目录在黑市上被人称为收藏品买走。

为满足大众的好奇心,温莎首饰在美国几个城市进行了巡回展出,在纽约,苏思比拍卖行的艺术品陈列馆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致使治安警察不得不出面维护交通秩序。在洛杉矶,举行了一次有许多美国富豪参加的盛大招待会。来自世界各地的购货单如雪片纷至。国际新闻界在各大报纸和刊物上登载了大量的照片和文章,介绍温莎公爵夫妇的私生活和它们拥有的首饰,世人从中看到了一个由缤纷宝石色彩点缀着的美丽的爱情故事。还从未见过有哪一事件能得到新闻媒介如此成功的宣传。温莎公爵夫妇的传奇故事犹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一样动人,再加上那些首饰陪衬,爱情故事就更加迷人了。
日内瓦,拥挤状况达到难以形容的地步。显得太小的拍卖大厅里又外加了许多椅子。许多人拥挤在莱芒湖边的一个大帐篷下,或从巨大的电视屏幕上了解拍卖的进展情况。那里,显赫人物云集,负责报道拍卖活动的记者有100多名。

拍卖活动在狂热的气氛中结束,价格之高打破了原来最乐观的估计。为购得一件带传奇色彩的珠宝,以使自己能带走一点纪念品,买主们你守我抢,毫不相让。"麦克莱恩"钻石是最后拍卖且要价最高的一件珠宝。这颗钻石的开拍价格是几万美元,但很快便喊出了200亿万美元的高价。最后, 一位名叫竹城的日本人在摄影师的闪光灯下和公众尽情的掌声中,以270万美元的价格买走了那颗钻石。

4) 名钻--"沙皇"
沙皇是一颗淡黄色的钻石,呈棒锤形。为了尽量减少损失,它只经过打磨面没有切割,从95克拉的原石中磨出了重88.7克拉的玲珑剔透的现状、十分难得。另外,非常少见的是,这块钻石的三个刻面上都刻有图形美妙但难以理解的古波斯文,据说是三位这颗钻石拥有者的郡主的名字。从最早的一个提名来判断,它的发现日期最晚也在1591年以前。据估计,可能产自印度。 1892年有人将它献给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现在存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5) 世界名钻--"琼格尔"钻石
雅各布•琼格尔是一个寻钻者,在南非比勒陀利亚附近一个离普列米尔矿3英里的地方拥有一座小庄园,多年来,他以自己的庄园为基地,一直不辞辛苦地在附近寻钻,但找到的只是一些品质颇劣的小颗粒钻石。得不偿失,寻钻耗费了他宝贵的耕耘时光,觅到的劣钻换回低微的报酬,使他几次想另觅生路。

1934年的一天,天空与骤然阴之密布,很快使雷雨大作起来。这种天气给心灰意冷的雅各布带来一线希望。像寻常一样,带着侥幸的心理,他又冒雨外出了。这一次天遂人意,他捡到一颗鸡蛋般大小的石头,他用手擦去上面的泥水,仔细审视,凭经验断定这是一块大钻石。他激动万分,在雨地里连连跪谢苍天。

钻石拿回家中,他妻子更是爱不释手,她将钻石用一带子系住挂在脖子上,玩赏了数日后才和丈夫一起将它卖给设在约翰内斯堡的"金刚石有限公司",赚取了31.5万美元。

这颗钻石重726克拉,为蓝白色,极为纯净,后来以发现者的姓名取名, 称为"琼格尔"。

为掩人耳目,钻石"琼格尔"是用一个普通邮包(邮费相当0.64美元)寄往伦敦的。
美国大珠宝商哈里•温斯顿消息极为灵通。当"琼格尔"尚在邮路上时,他人已赶到伦敦。他对"琼格尔"作了一个月的研究后,决定花70万美元买下来。

哈里•温斯顿不仅是珠宝商,还是宝石切割师和宝石收藏家。他对搜集钻石珍宝有着特殊的癖好。他经常周旋于钻石购买者之间,一见名钻便出最高价格买到手。他拥有的世界名钻最多。

"琼格尔"钻石一到纽约,便由海关直接送到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以后还陆续在美国其它六个城市展出,接待参观人数达数百万之多。

钻石最后回到温斯顿办公室。如何将之切割好磨好是摆在哈里•温斯顿面前的一个难题。他让人作了几个玻璃复制品,然后分别寄往最有名的钻石琢磨工厂,他最终将"琼格尔"钻石交给一个名叫拉扎尔•卡帕兰的比利时血统的美国雕琢家负责切磨。1936年4月27日进行了第一次切割,"琼格尔"被切成12块, 最大一块被琢磨成一颗142.40克拉的有66个面的饰钻,仍取名为"琼格尔"。其余钻石,十块被琢磨成长方形,一块琢磨成卵形,除最小的两颗被印度的卡普塔拉的一个土邦主买去外,其余九颗均被不知名的收藏家买走了。最大的"琼格尔"钻石后来又经温斯顿切磨成一颗有58个面的长方形钻石,重量为124.65克拉。这颗钻石曾又展出多次。到1942年埃及法鲁克国王以信贷方式花100万美元购买了它。

6) Tiffany 钻石
Tiffany 钻石是由Charles Tiffany购买的,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漂亮的黄色钻石之一。George Frederick Kunz博士参加了该钻石的切磨指导工作,最终决定将Tiffany 钻石切磨成具有90个刻面,重128.54克拉的成品。
Tiffany 钻石是世界上重量最大的黄色钻石。它是于1877年在南非金伯利钻石矿中发现的,第二年被Charles Tiffany 收购。如今,上百万的顾客可以在位于纽约第五大道Tiffany专卖店的一楼橱窗中看到它的身影。而Tiffany 钻石原石晶体重达287.42克拉,经切磨后成为90个刻面的垫型明亮式钻石,比传统的58个刻面的圆明亮切工要多出32个刻面。经过切磨后的Tiffany 钻石更显璀璨。而1961年根据楚门•卡波特的小说改编的影片《Tiffany的早餐》,著名影星奥黛莉•赫本将Tiffany 钻石永远定格在经典的电影之中。

7) 库利南(Cullinan)钻石
世界上最大的宝石金刚石名叫“库利南”,它的发现是相当偶然的。1905年1月25日,南非(阿扎尼亚)的普列米尔矿山(亦称总理矿),有一个名叫威尔士的经理人员,偶尔看见矿场的地上半露出一块闪闪发光的东西,他用小刀将它挖出来一看,是一块巨大的宝石金刚石。它的重量用当时的旧克拉单位(1克拉=205毫克)为 3024.75克拉。换算成现在通用的公制克拉(1克拉=200毫克)为3106克拉,即621.2克。体积约为5×6.5×l0cm,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的拳头。它纯净透明,带有淡蓝色调,是最佳品级的宝石金刚石。一直到现在,它还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宝石金刚石。

库利南不是一个完整的晶体,它只是一个大晶体的一部分碎块。库利南由于太大,当时没有人能买得起。后由南非的德兰士瓦地方当局用15万英镑收购,在1907年12月9日,为祝贺英王爱德华三世的生日而赠送给英国皇室了。
1908年初,库利南被送到当时琢磨钻石最权威的城市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交给约•阿斯查尔公司加工,加工费8万英镑。由于原石太大,须要事先按计划打碎成若干小块。打碎它是一件极其困难的工作,因为如果研究不够或技术欠佳,这块巨大的宝石就会被打碎成一堆没有什么价值的小碎片。

打碎工作由荷兰著名工匠约•阿斯查尔进行。他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来研究库利南,按它的大小和形状造了一个玻璃模型,并设计了一套工具。他先用这些工具对玻璃模型试验,结果模型按照预想的要求被劈开。经过几天休息之后, 1908年2月10日,他和助手来到专门的工作室中,将库利南 放在一个大钳子里紧紧钳住,然后将一根特制的钢楔放在它上面预先磨出的槽中。约•阿斯查尔用一根沉重的棍子敲击钢楔,“啪”的一声,库利南纹丝不动,钢楔却断了。阿斯查尔脸上淌着冷汗,在那紧张得像要爆炸的气氛中,他放上了第二根钢楔。再使劲地敲击一下,这一次,库利甫完全按照预定计划裂为两半,而阿斯查尔却昏倒在地板上了。

库利南被劈开后,由三个熟练的工匠,每天工作14小时,琢磨了8个月。一共磨成了9粒大钻石和96粒小钻石。这105粒钻石总重量1063.65克拉,为库利南原重量的 34.25%。由此可知,金刚石在加工成钻石后,重量损失很大。九较大钻石中最大的一粒名叫“非洲之星第Ⅰ”也就是“库利南1号”,重530.2克拉,为水滴形,琢磨了74个面。它也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镶在英国国王的权杖上。次大的一粒叫做“非洲之星第Ⅱ”,重317.4克拉,外观方形,磨有64个面。它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钻石,现镶在英帝国王冠下方的正中。其它7粒重量分别为94.4、63.6、18.8、11.5、8.8、6.8及4.39克拉。

由库利南磨成的9粒大钻,全部归英国王室所有。其中“库利南第I”和“库利南第Ⅳ”,曾被镶在1911年制成的玛丽王后的王冠上,后又取下归王后收藏,王冠上则用水晶的复制品代替。1919年,在普列米尔矿山又找到一颗重达1500克拉的宝石金刚石。按重量为世界第三。它也是一个大晶体的碎块,并且颜色和库利南相似。因此有人认为它与库利南是同一个大晶体碎裂而成的,故这块金刚石没有给它取专门名字.

8)噩运之钻——希望(Hope)
具有鲜艳深蓝色的透明钻石,是稀世珍品,大粒者世界上仅有几颗,名钻“希望”,就是其中之一。
现存于世的钻石“希望”,重45.52克拉,具有权其罕见的深蓝色。据说,它不仅蓝得美丽,而且似乎发射出一股凶恶的光芒,这可能是因为在它那像迷雾一样的历史中,充满了奇特和悲惨的经历,它总是给它的主人带来难以抗拒的噩运之故。

公元1642年,法国的探险家兼珠宝商塔维密尔,在印度西南部首先得到了这块巨大的宝石金刚石,重112克拉,它具有极为罕见的深蓝色。塔维密尔将宝石带回法国,献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国王封了他一个官职,并且赏他一大笔钱作为宝石的代价。传说中的噩运也随之开始降临到接触宝石的人的身上。塔维密尔的财产,被他那不孝的儿子花得精光,使得他到了80岁的高龄时穷得身无分文,仍不得不再一次到印度去,希望寻求新的财富。可是,他却在那里被野狗咬死了。

下一个便轮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了。他将这颗蓝色的宝石金刚石琢磨成了重69.03克拉的钻石。路易十四仅仅戴了一次,不久就患天花死去。继位的法王路易十五,成了钻石的新主人。他发誓不戴这颗深蓝色的大钻,可是,他把它借给他的情妇佩戴。结果,路易十五的情妇在法国大革命中被砍了头。这颗蓝色大钻又传给了法王路易十六,他的王后经常佩戴此钻,结果是将路易十六夫妇双双送上了断头台。路易十六王后的女友兰伯娜公主,随之成了这顾蓝色噩运之钻的主人。她大概又是因为戴了这颠倒霉的钻石,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杀。

这颗蓝色的大钻于1792年在法兰西的国库中被盗。窃贼的命运如何,不得而知,只知道它被重新琢磨了一次,重量减为45.52克拉,并于1830年在伦敦的珠宝市场上出现,当即被银行家霍普(Hope)买去,价值18000英镑。从此,这颗蓝钻就以它新主人的姓氏为名,叫做“霍普”。由于英文Hope又是希望的意思,故此钻又名“希望”。银行家霍普终生未婚,他将蓝钻传给外孙(其条件是要他改姓霍普)。这位新的钻石主人后来娶了一位美国女演员约西为妻,不久,小霍普破产,约西和他离了婚。约西于1940年死于美国坡士顿,她在晚年穷困潦倒,经常埋怨那顾蓝钻“希望”给她带来了难以摆脱的翘运。1906年,小霍普为清偿债务被迫卖掉了蓝钻“希望”,此后的两年之内,“希望”被转卖了多次。

1908年,蓝钻“希望”被土耳其苏丹哈密德二世用40万 美元买走。据说,经手这笔买卖的商人在带着他的妻儿出门时,汽车翻下了悬崖,全家一起遇难。蓝钻“希望”在土耳其宫廷中由苏丹赏给他的亲信左毕德佩戴,可不久,左毕德被苏丹处死。

1911年,美国华盛顿的邮政负责人麦克兰,用11.4万美元购得了蓝钻“希望”,他将它送给自己的妻子作为礼物。有人告诉麦克兰夫人,说这是一顾会带来噩运的钻石,并谈了不少历史上的传说,麦克兰夫人一笑置之。她经常佩戴此钻, 并常与她保有的另一顾名钻——94.8克拉的“东方之星”同时佩戴,以显示豪华与富有。也许是巧合吧!就在麦克兰夫人得到蓝钻“希望”的第二年,她的儿子在一次车祸中丧生, 而她的丈夫麦克兰先生不久也死去,她的女儿又因为服用安眠药过量而死。

表克兰夫人于1947年去世,美国著名的大珠宝商温斯顿,在1958年买下了她的全部珠宝,成了蓝钻“希望”的新主人。后事如何呢?温斯顿带着这颗噩运之钻,在不同的季节多次飞越大西洋,当然,都平安无事,不过,倒遇见了一件趣事。

一次, 温斯顿和他的妻子一起,到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去,回纽约时他妻子先一天乘飞机走,温斯顿本人于第二天 飞返纽约。温斯顿夫人的飞机按时起飞,按规定在亚速尔群 岛的玛丽亚机场中途降落加油,由于飞机引擎发生了小故障, 因而耽误了约3个小时。在等待修理的过程中,突然有一位男乘客提出拒绝再乘这一架飞机旅行,坚决要求改乘第二天的飞机,于是他下飞机走了。 温斯顿并不知此事,他在第二天去里斯本机场的路上,接到了妻子打来的电报,说她已平安抵达纽约。温斯顿将此电塞进衣袋,随即登上飞往纽约的班机,飞机起飞时,他发现邻座是空的,他很高兴,因为可以好好地睡一觉了。一觉醒来,飞机巳到达加油站亚速尔群岛的玛丽亚机场,在飞机加油时,他下机散步去了。

二次, 当他回到飞机时,发现邻座已经有了客人,而且此人正在滔滔不绝地给机上的旅客们讲述自己的一个冒险故事。他说自己昨天居然和噩运之钻主人的妻子同乘一架飞机,果然飞机在这玛丽业机场发生了故障,他赶快逃下飞机,要求改乘今天的飞机,等等。这位旅客继续说:“我并不迷信,可我为什么要冒险和噩运之钻主人的妻子同乘一架飞机呢?我坚决要求改乘另一架飞机,你们看,我安全了,并且能在此地 谈话。”温斯顿在旁边听着,真是哭笑不得,心想,这位老兄要是知道我是蓝钻“希望”的主人,那他现在又会怎样呢?正在这时,邻座那位客人突然提高嗓门说:“如果昨天那架飞机能够安全到达,那才是怪事。” 涵养不错的温斯顿先生大约也忍不住了,他从口袋中掏出妻子打来的电报,递给了邻座这位激动的旅客,顿时,他像泄了气的皮球安静了,一直到达目的地纽约,这位旅客再也没有开口。
好了!迷信终于破灭了,矗运也结束了,这颗历尽坎坷,蒙受了无数不白之冤的美丽蓝钻“希望”,得到了它适宜的归宿。温斯顿将它作为礼物捐献给了国家,它现在藏于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研究所。从此,它再也不是炫耀豪华和财富,或增加个人娇美的装饰品了,而是成了科学研究的标本。

9) 中国第一钻:常林钻石
中国的钻石文化历史悠久,据说早在公元前300年前在蒙古皇帝御座上就有钻石镶嵌。老子《道德经》中有关钻石的论述可能是最早的文字记载。
相传在明朝年间,在湖南沅江流域就有钻石发现。但都是零零星星的。真正大规模的寻矿工作开始于50年代。我国钻石主要产自山东、辽宁和湖南等地,现已在16省区发现有钻石。我国已探明的钻石储量居世界第六位,目前产量居世界第十位。

目前我国现存发现的最大钻石为常林钻,是1977年12月21日,山东临沐县发山公社常林村的一位女农民在耕地时发现的,重157.77克拉,呈八面体,质地洁净、透明,淡黄色。

据讲,中国最大的钻石曾是“金鸡”钻石,也发现于该地区,重217.75克拉,但在二战期间被日军掠走,至今下落不明。

后排就座的

二十年前与国内一个学术代表团一起参加一国际会议,因是学生,在会议组织的参观访问巴士上,很自然坐在巴士的最后一排。组织者车上点名时同排座的国内来的一位老师大声戏说 “最后排就座的还有普通老师xxx和在校学生xxx”,坐在前面的名人,名家们都哈哈笑起来。

因为研究内容相近及该老师随和, 诚实,直率,随后的数年经常有联系, 直至他当了名校校长后就没有联系了。昨天看报纸时知他已坐到了胡主席身旁,到了国家领导人之列。可贺可喜!最后排的坐到了最前排。

Wednesday, October 11, 2006

乐观和悲观



乐观和悲观是两种不同的思考模式,是人类典型的、也是最基本的两种倾向。乐观是希望之花,能赐人以力量, 乐观是成功之源, 它给人们带来信心和健康的自尊,也得到快乐的成就感。


悲观利于防弊和未雨绸缪,便于稳定大局。悲观的人思虑周详,是很好的参谋,称职的财务经理,也是尽职的持家人。

俩个乐观人的在一起会互相鼓励,一路高歌,但可能忽视了风险,乐极生悲。


俩个悲观人的在一起会互相怜惜,处处为营,但可能失去了机会,万事皆空。

天上既不会掉馅饼,也不会塌下来。一个乐观的人和一个悲观的人组合会取长补短,抓住机会,控制风险,幸福长久。但前提是互相理解,宽容,和协调。

Tuesday, October 10, 2006

彩色钻石(Fancy Color Diamond) ABC





G. 彩色钻石(Fancy Color Diamond) ABC

(A). 何谓彩色钻石?
宝石钻石中99.9%最常见的颜色是无色透明至微黄色。 那剩下的不到0.1%, 精确的说是十万分之一达到宝石级的有色钻石称为彩色钻石。 它有黄色、绿色、蓝色、褐色、粉红色、橙色、紫色等,彩色钻石数量非常珍贵稀有,可堪奢华之首。特别是那些色调鲜艳,饱和度较高的彩色钻石,更是价值连城。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希望”、“德累斯顿”等名钻都是罕见的色调鲜艳、高饱和度的彩色钻石。又如1987年4月28日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一次宝石拍卖会上,一颗重量仅为0.95克拉的紫红色钻石,其成交价竟高达88万美元。约二十年后的今天其价格更高。在颜色评价中,以黄色或褐色钻石为例,其颜色必须达到足够深度,例如国际鉴定分级制度GIA分级体系中,必须深于Z色比色石才可称为彩色钻石。

(B). 常见的彩色钻石
根据颜色的不同,彩色钻石有如下品种:

红色钻石:一种粉红色到鲜红色的透明钻石,其中尤以"鸽血红"者为稀世珍品。如世界名钻"俄罗斯红"等,澳大利亚是其主要来源。

蓝色钻石:一种天蓝色,蓝色到深蓝色的透明钻石,其中以深蓝色者为最佳。这种钻石与所有其他颜色的钻石不同,它具有半导体性能。因其特别罕见,故为稀世珍品。如世界名钻"希望钻石"等,南非普雷梅尔矿山是其主要来源。

绿色钻石:一种淡绿色到绿色的透明钻石,其中以鲜绿色者为最佳。如世界名钻"德累斯顿绿"。津巴布韦(罗得西亚)是其主要来源。

紫色钻石:一种淡紫色到紫色的透明钻石,其中尤以艳紫色者为稀世珍品,俄罗斯是其主要来源。

粉红色钻石:一种淡粉红到深粉红的透明钻石, 澳大利亚是其主要来源。

金黄色钻石:一种金黄色的透明钻石,是有色钻石中的常见品种。

黑色钻是:黑色金刚石通常不能作为钻石,但个体大乌黑而透明者也能成为珍贵钻石,如世界名钻"非洲之星"。

(C). 颜色成因
钻石的呈色机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像小生一样的许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在理想的状态下,钻石由于是完整的由碳原子组成的等轴晶系晶体,在可见光范围内没有选择性吸收,因此表现为无色。然而天然生成的无色纯净的钻石是极为稀少的,极大部分钻石因为在其漫长的生长过程中,受到外界生长环境的影响,有杂质或包裹体混入从而使它的晶格受到损伤,致使出现深浅不一的颜色。

说到彩色钻石的颜色成因主要有以下四种因素而致。
1.晶格杂质元素致色
杂质元素主要为少量的氮(N)、硼(B)、氢(H)等,在钻石结构中代替碳原子而与其它碳原子相连,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 如杂质氮是钻石成黄色颜色,杂质硼使钻石产生蓝色(如希望钻石)等。
天然的蓝色钻石无典型的吸收峰。属Ⅱb型钻石,为半导体。

2,辅照损伤致色
辅照的本质是提供激活电子、格位离子或原子发生位移的能量,从而形成辅照损伤色心。其过程实际上是利用辐射源产生得高能粒子或射线同晶格中的离子、原子或电子间的相互作用,使钻石结构遭到破坏,产生色心,该色心对可见光进行选择性吸收,而使钻石呈现颜色。如天然的α-粒子辐射作用使部分钻石晶体表层呈绿色,其颜色厚度约为20μm,只在原石中看到,经抛磨后颜色即消失。因此抛光成品的钻石中,自然辅照致色的极少,极大部分绿色、蓝色钻石为人工辅照改色。

3,塑性变形致色
塑性变形是沿钻石晶体八面体面滑移,使晶格产生位错,形成结构缺陷,产生天然褐色、粉红色、紫红颜色。

4, 包裹体致色
因含大量包裹体而使钻石呈现黑色,橙色或褐红色。如当钻石中含有无数的暗色不透明包体时,呈现黑色,当用强的透射光照射时,可以观察到包裹体。

钻石出现不同的颜色是由于不同的原因所致,近几年来,"彩色钻石"以其绚烂的色彩,高饱和度而变得楚楚动人,身价倍增。彩色钻石可呈现光谱中得所有色调,而极有吸引力,钻石颜色的成因,为人们用为较众多的颜色不佳的工业钻石进行人工致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给彩色钻石的颜色的真假鉴定, 即其颜色是天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处理后而得到的颜色识别增加了难度。绝大多数情况下得送到专门鉴定机构鉴定。最近,GIA出版了一本彩色钻石(Colored Diamonds) 书,很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