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ghtfield

亮场,光田,亮堂堂,光烔烔!

Monday, February 27, 2006

玉无价




中国有句古话“黄金有价玉无价”,而古人更是用玉来比喻君子,可见玉文化在中国的地位有多高。古代,人们对玉的认识,就像“玉”字所示,是王者怀中的物品。良玉美器成了人的身价标记,加工的玉器形状或纹饰表明身价等级和礼制,所以对王者,君子是很难用价来估的。

从珠宝学上讲, 玉是矿物集合体或岩石,它分为翡翠玉[Jadeite Jade, Na(Al,Fe)(Si2O6)], 即以硬玉为主的由多种细小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和软玉 [Nephrite, Ca2(Mg,Fe)5(OH)2Si8O22)], 即以透闪石,阳起石矿物为主,有时会有少量的透辉石,滑石,蛇纹石,等等伴生矿物所组成的集合体。商业上,对玉的理解更广泛,即美丽的可以用来雕刻的石头都是“玉”。前不久,一位从事多年玉石生意的朋友似乎认真地问我“究竟什么是玉?”。 我说“你老行家,想考我?”, 他说“认真,认真,因为我说的“玉“, 很多客人,特别是老美总是将信将疑”。哈哈,原来“玉“的定义是最模糊的。它可以是王者,君子,道德,美丽的石头,护身符,矿物集合体,… 自己根据生活来定义吧。

在有缘人心里,每一个曾经爱过的她或他都是拴在脖子上的一块美玉,常挂心头无法忘记。玉“遇”同音,它是有灵性的物什,就如同缘份一样。缘份来的时候自然会来,要走的时候挡也挡不住。虽然有的时候人们会失去自己曾经拥有的那块玉,而且很有可能再也找不回来。但是我们一定要祝愿会有更有缘份的人得到并珍爱它。因为人们在苦苦寻觅的道路上或许可以重新拾得别人钟爱却错过的美玉。

Friday, February 24, 2006

看开,放下,遂缘,自在" (Partial ZT)

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大多数情况下,它是计划,努力,勤奋,辛劳的结晶。当努力后不能遂愿时,看开,放下,遂缘,自在能助你获得相当的幸福。

"看开,放下,遂缘,自在"是一个四环相扣的链子,缺失任何一环,都是缺憾。从任何一环切入,都会幸福。

看开是基础,自在是幸福的最高境界。那么什么叫看开呢?俗话讲就是想得开。屋子漏了偏又遇到连阴雨时,不是怨天尤人,而是想想露宿街头的人,有房子住就已经很不错了。这就是一种心境,一种幸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权在握的,小有权力的,或是百姓,或是权贵,或是聪明,或是愚笨,都是在为生活而奔波,面对纷繁的诱惑,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选择。选择或放弃,不受别人或者是自己私心的诱惑,顺其自然,利益多一点少一点对于有些人很重要,对有些人来说并不重要,得到了又能怎么样?得到未必是好事,失去未必就是坏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样一想,就会冷静下来,而人在冷静的时候就会客观地做出抉择。我想这大概就是"看开"的基本意思。

至于"放下",则是建立在看开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看开,则无所谓放下。只有看到了事情的本质,才会做到放下,就是在选择之后的坚持或放弃。俗话说坚持到底,或说坚持就是胜利,但是放弃未必就是坏事。拿得起放得下才是真正的放下。在大家都趋之若鹜的时候,选择放弃未必就是坏事。易经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焉。有些事情就眼前来看争取到了会有利益,但从长远看却得不偿失,有些事情眼前可能没有利益,但从长远看却对人生却受益匪浅,而不为表面利益所迷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随缘"而不是“攀缘”,就是凡事情不强求,尽人力,听天命。凭自己的能力,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不在乎得失和别人的看法。红楼梦有词:乱哄哄你方唱罢他登场,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了嫁衣裳。只要做到看开和放下,随缘也就水到渠成,不会去计较太多了。坐看庭前花开花落,静听窗外潮涨潮落,人生大境界也。

自在就是自由自在,不受利益和权势的左右,随心而欲,这是幸福的最高境界,放眼望去,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哪一个人不是在为追求幸福而奔忙?然而又有几人真正的幸福呢?实际上,幸福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能够做到看开,放下,随缘,这样的奔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痛苦和无奈,幸福就是干渴的赶路人得到的一杯凉水。

计划,努力,勤奋,辛劳,看开,放下,遂缘,自在这十六个字做到了,人生就会是一个个积极的,无怨无悔的,美丽的圆圆。

Wednesday, February 22, 2006

空心圆,同心圆


大圆,小圆,空心圆, 同心圆, 圆中有缘,
亲情,友情,夫妻情,儿女情,情中情重。

Friday, February 17, 2006

“独角戏, 主角戏”



因贵客太“贵”未能来美, 加之发出的通知不能收回,小生前二天临危受命从配角升为主角,从伴唱变为主唱。好在库存材料较多,匆忙中决定上“三菜一汤”;“通俗易懂”是主食,“阳春白雪”是配菜,“博大精深”是甜点,“趣味科普”是汤。“通俗易懂”和“趣味科普”以形和色为基调,“阳春白雪”以艺术和听众的需求来配制,“博大精深”则是自我推销。

独角戏如期上演,观众也比想象的多,观众及主办者的反应超出了小生的预料。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后各色讨论交谈又有一小时。有拿著样品来问的,有矿山业主邀请去他们的矿区看的,临走德高望重的Chairman将他著的”Mineralogy of Arizona” 一书题字赠送,使小生深为感动。看来“博大精深”虽遇到知音但还差远,要努力呀!回想起有一次在B大演讲为在最高学府给前去捧场的“贵朋好友“,专家学者们争面子,推出的是所谓的“博大精深”主食,结果忽视了占大多数的学生们, 教训一件!

第二天,与Chairman和Curator一道参观了博物馆,见识了一些展出和库存的“宝贝“, 其中对“AAA(Arts of Ancient America)” 文物及保护印象深刻。

一次愉快的利人育己之旅。

Tuesday, February 14, 2006

有情之人,天天是节



有情之人,天天是节。一句寒暖,一线相喧;一句叮咛,一笺相传,...

Monday, February 13, 2006

田黄, 福寿田石




田黄,在缤纷多姿的印林中,从古到今,一直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被誉为“石中之王”。它的经济价值通常较黄金要高许多,故素有“易金三倍”之说。2003年上海敬华春季拍卖会上,一方清中期田黄兽钮方章,重360克,竞拍出了264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同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会推出的“康熙御用田黄玉石印章(一套十二方),以2134万港元成交,再创了田黄印的历史新高。田黄宝石的价格之所以如此昂贵,价值连城,除了其石质具有世人所称的“温、润、腻、凝、细、洁”之外,还因为它的产量极少,全世界仅我国福州寿山村一条小溪两旁的水田中才有,它的稀有性不言而喻。近几年当地政府为了保护田黄资源不再流失,造福后代,在最后二亩尚未开挖的田黄宝地旁,竖起了围栏,严禁挖掘田黄。石农们还集资兴建了“石王亭”、“中国寿山石馆”等一批文化旅游设施,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外来宾。

田黄石天生丽质,在清代的历史上,曾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咸丰、宣统等皇帝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且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比如,乾隆皇帝曾在梦中,得赐玉皇大帝御笔“福寿田”黄色石章。此后,他每年元旦,在天坛祭天时,必在供案中央放一块色质上佳的大田黄,接受文武百官的顶礼膜拜,以取“福(建)、寿(山)、田(黄)”吉祥如意。自此,田黄石登上了“石中之王”的宝座,并有了“石帝”之尊称。

田黄产于沿寿山溪流域的水田、砂土中,原石多为自然形卵状独石,形似和田仔玉。因无根而璞,挖掘艰难,故极稀有而更显珍贵。田黄石细腻温润,呈微透明或半透明状,萝卜纹明显,新出田黄的表面带石皮者较多,间有格纹,这些都是田黄的重要特征。由于田黄石稀有名贵,仿冒及以次充好的假田黄,市场上屡见不鲜。只要将与田黄相混的其它黄寿山的石质弄清,掌握它们的异同点,鉴别是不难的。田黄中常有红筋状的格(裂)纹,透过石皮可以观察到逐渐变淡的肌里,温润可人。裂纹毕竟是瑕疵,是一种石病,“格”多终非好石。对珠宝研究者来说,“格”多的田黄,因具其普遍性其学术意义大于其珍藏价值。也因田黄是福寿田石,如有幸能知之得之惜之用之,吉祥如意会随之而来。

Friday, February 10, 2006

光明,黑暗,一体二面


我们往往忽略了事物的相对性--正因为有光明,所以才有黑暗。而让我们对这些阴暗面不愿去多提的主要原因是,承认自己的缺陷是不容易。

  大多数的人往往会责怪他人或推托于命运,殊不知这其实是自己所造成,即使是少数有此自觉的人,常常也是宁可责备他人而不会责备自己。把责任丢出去是较容易的路,却不是能让我们有所成长、跳脱出那些一再重复的不幸的路。唯有彻底地面对阴影,走出阴影,生命才能得到焠炼与提升。

  我们都知道,没有任何事是完全的好或完全的坏。在那些纯洁、奉献、良善、恩慈、怜悯及牺牲底下,也有着阴影。这就是世界的基本法则,每件事物都有一体两面。




  

Thursday, February 09, 2006

优美的相遇


相知是最珍贵的缘分
牵挂是最真挚的心动
问候是最动听的语言
理解是最适用的祝福。

Wednesday, February 08, 2006

桃花先美


春风未来花先晓
暖阳洒落寒意消
古来秀才百千传
人面桃花几度娇.